丧师辱国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军队损失,国家蒙受耻辱。
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十七回:“前日正被蔡京、童贯、高俅在天子面前,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复军杀将,丧师辱国,大肆诽谤,欲皇上加罪。”
例子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红顶商人》:“为了激励士气,凡是丧师辱国的文武官员,都要严办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àng shī rǔ guó
注音ㄙㄤˋ ㄕ ㄖㄨˇ ㄍㄨㄛˊ
繁体喪師辱國
感情丧师辱国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英语The army is annihilated and the country disgraced.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草偃风从(意思解释)
- 从俗就简(意思解释)
- 识文断字(意思解释)
- 遏恶扬善(意思解释)
- 支支吾吾(意思解释)
- 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(意思解释)
- 章甫荐履(意思解释)
- 鸥鸟不下(意思解释)
- 见多识广(意思解释)
- 处实效功(意思解释)
- 同室操戈(意思解释)
- 反老还童(意思解释)
- 捞一把(意思解释)
- 漫不经心(意思解释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释)
- 断章截句(意思解释)
- 偶语弃市(意思解释)
- 今古奇观(意思解释)
- 出师不利(意思解释)
- 欧风美雨(意思解释)
- 驰魂宕魄(意思解释)
- 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(意思解释)
- 弥留之际(意思解释)
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鸣锣开道 | 鸣锣:敲锣。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;前面差役敲锣;吆喝行人回避。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。 |
醋海翻波 | 醋:比喻嫉妒。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。 |
离世遁上 | 超脱世俗,回避君上。 |
轮扁斫轮 | 轮扁: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;斫轮: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。指精湛的技艺。 |
尽信书不如无书 |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。 |
体恤入微 | 同“体贴入微”。 |
火树银花 | 火树:火红的树;指树上挂满灯彩;银花:银白色的花。指灯光闪亮;绚丽灿烂。 |
过五关,斩六将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 |
居重驭轻 |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。 |
绰有余裕 | 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财力足够而有剩余。 |
兵荒马乱 | 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学而不厌 |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
扬威耀武 | 见“扬威曜武”。 |
安眉带眼 |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 |
款学寡闻 | 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 |
讨价还价 | 卖主要价高;买主给价低;双方要反复争议。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;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。 |
遗世绝俗 | 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 |
鲜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。形容鲜血流淌不止。 |
立竿见影 |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知往鉴今 | 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 |
不宁唯是 | 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|
坐以待毙 | 待:等待;毙:死。坐着等死。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。 |
色厉内荏 | 色:神色;历:历害;内:内心。荏:软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严厉强硬;内心怯懦软弱。 |
阴阳怪气 | 形容态度怪癖,冷言冷语,不可捉摸。 |
扯旗放炮 | 比喻公开张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