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左右手的成语故事


如左右手

拼音rú zuǒ yòu shǒu

基本解释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。比喻极得力的助手。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。

出处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人有言上曰:‘丞相何亡。’上大怒,如失左右手。”


如左右手的典故

秦朝末年,韩信前去投奔刘邦,被安排当管粮的小官。刘邦拔营准备到汉中封地,很多军官悄悄地逃走,韩信也趁机逃走,萧何得知后来不及告诉刘邦就连夜去追。刘邦不见萧何,他对萧何的感觉如左右手,有些想不通。两天后萧何追回韩信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如左右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超俗绝世 汉·赵壹《非草书》:“夫杜崔张之,皆有超俗绝世之才,博学余暇游手于斯。”
百川归海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氾论训》:“百川异源,而皆归于海;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。”
暴发户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城里的大官大府,翰林、尚书,咱伺候过多少,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,在咱面上混充老爷!”
又红又专 邓小平《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》:“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、热爱社会主义,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,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,作出了成绩……就整个说来,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。”
刻骨铭心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
凿壁借光 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旧地重游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一章:“广州,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,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,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。”
不僧不俗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时没眼色,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,岂不误了终身?”
空谷传声 南朝 梁 萧衍《净业赋》:“若空谷之应声,似游形之有影。”
投石问路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