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同患,难处安的成语故事


可同患,难处安

拼音kě tóng huàn,nán chǔ ān

基本解释患:患难;处:相处,交往。只能共患难,不能同安乐。指忘恩负义的人。

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且勾践为人,可与同患,难与处安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可同患,难处安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可同患,难处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不可多得 东汉 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若衡等辈,不可多得。”
乐道安命 南朝·宋·鲍照《园葵赋》:“荡然任心,乐道安命。”
束手无策 宋 王柏《鲁斋集》:“士大夫念虑不及此,一旦事变之来,莫不束手无策。”
有两下子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。”
支支吾吾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我既这等苦苦相问,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,怎么问了半日,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?”
超俗绝世 汉·赵壹《非草书》:“夫杜崔张之,皆有超俗绝世之才,博学余暇游手于斯。”
快马加鞭 明 徐姬《杀狗记 看书苦谏》:“何不快马加鞭,迳赶至苍山,救取伯伯。”
发综指示 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夫猎,追杀兽兔者狗也,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。”
德容言功 语出《礼记·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
处实效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