铮铮铁骨的成语故事


铮铮铁骨

拼音zhēng zhēng tiě gǔ

基本解释比喻人的刚正不阿,坚强不屈的骨气。

出处柯岩《奇异的书简·美的追求者》:“狂风暴雨刮走的只是枯枝败叶,留下的却是铮铮铁骨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铮铮铁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铮铮铁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斗唇合舌 南唐·刘崇远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上:“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,而更学斗唇合舌。”
兵荒马乱 明 李唐宾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
过而能改 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吾知所过矣,将改之。稽首而曰:‘人谁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’”
进道若退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。”
结驷连骑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子贡相卫,而结驷连骑,排藜藿入穷阎,过谢原宪。”
安眉带眼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,直须要我开口说。”
令人作呕 梁遇春《黑暗》:“一面是令人作呕的名士,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。”
家无儋石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狂生》:“济宁有狂生某,善饮;家无儋石,而得钱辄沽,殊不以穷厄为意。”
心烦意乱 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卜居》:“屈原既放三年,不得复见,竭智尽忠,蔽鄣于谗,心烦意乱,不知所从。”
目无全牛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养生说》:“始臣之解牛之时,所见无非牛者;三年之后,未尝见全牛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