凶多吉少的成语故事

拼音xiōng duō jí shǎo
基本解释估计事态可能向坏的方面发展;趋势不妙。凶:不吉利。
出处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今日且把这慈悲心略收收,待过了此山再发慈悲吧。这去处凶多吉少。”
凶多吉少的典故
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,经过乌鸡国救了该国的国王后,继续西去,到达崇山峻岭之中,悟空见山里充满妖气,就对唐僧说此去凶多吉少,须格外小心才是。此时,妖怪红孩儿装作被打劫的小孩绑在树上骗唐僧的同情心,悟空及时看破红孩儿的阴谋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凶多吉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品头论足 | 郭澄清《大刀记》开篇十二:“他们指手划脚,品头论足。” |
反手可得 | 《荀子·非相》:“诛旦公,定楚国,如反手尔。” |
积不相能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吴汉传》:“君与刘公积不相能,而信其虚淡,不为之备,终受制矣。” |
明若观火 | 《尚书 盘庚上》:“予若观火。”宋 蔡沈集传:“我视汝情,明若观火。” |
顺口溜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六章:“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:上面放,下面望,中间有些顶门杠!” |
举善荐贤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举善荐贤,乃美事也;卿何荐人于朝,即自焚其奏稿,不令人知耶?” |
推三阻四 | 元 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这事情应难、应难造次。” |
东扶西倒 | 宋 杨万里《过南荡》诗:“笑杀槿篱能耐事,东扶西倒野酴醿。” |
冠绝一时 | 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十王习击刺,猿臂善射,弯弓三百斤,膂力骁捷,冠绝一时。” |
倒冠落佩 | 唐·杜牧《晚晴赋》:“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,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