烈火辨日的成语故事


烈火辨日

拼音liè huǒ biàn rì

基本解释在烈火中能辨别玉的好坏。比喻在关键时刻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。

出处守朝叶廷圭《海录碎事·人事》:“烈火辨玉,疾风知草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烈火辨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烈火辨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浑然一体 《二程遗书》第二卷上:“学者须先识仁。仁者,浑然与物同体。义、礼、知、信皆仁也。”
出师无名 《新唐书·东夷传·高丽》:“莫离支杀君,虐用其下如檴阱,怨痛溢道,我出师无名哉?”
自力更生 孙中山《中国问题的真解决》:“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。”
靡所底止 《诗经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转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
暴发户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城里的大官大府,翰林、尚书,咱伺候过多少,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,在咱面上混充老爷!”
有去无回 柯岗《逐鹿中原》第11章:“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,有去无回了!”
广阔天地 毛泽东《<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>一文按语》: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,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。”
经纬天下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普施明法,经纬天下,永为仪则。”
安步当车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四》:“晚食以当肉,安步以当车,无罪以当贵,清静贞正以自虞。”
光前启后 明·王九思《绣停针·寿康对山太史》套曲:“名已就,子亦有。凤毛麟角,光前启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