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ào

大逆不道



大逆不道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逆:背叛;不道: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。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;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。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。
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,大逆无道。”

例子汝赖吾玉玺,僭称帝号,背反汉室,大逆不道!吾方欲加兵问罪,岂肯反助贼乎!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七回)


基础信息

拼音dà nì bù dào

注音ㄉㄚˋ ㄋ一ˋ ㄅㄨˋ ㄉㄠˋ

正音“不”,不能读作“bú”;“逆”,不能读作“niè”、“lì”。

感情大逆不道是贬义词。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指叛逆。

辨形“道”,不能写作“倒”。

谜语顺耳话

近义词罪大恶极、离经叛道、罪孽深重、犯上作乱

反义词忠心耿耿、唯命是从

英语worst offence

俄语величáйщее преступлéние

日语大逆無道 (たいきゃくむどう)

法语horribles forfaits(trahison et hérésie)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大逆不道

※ 大逆不道的意思解释、大逆不道是什么意思由小猫词典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快马加鞭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
付之一炬 付:交给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给它一把火烧光。指用火烧毁。
陌路相逢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
杨柳依依 杨柳:古诗文中杨柳通用,泛指柳树。依依:轻柔的样子。古人送行,折柳相赠,表示依依惜别。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。
栋梁之材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。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。
角巾素服
指天誓日 指着苍天;对着太阳发誓。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。
逆来顺受 逆:不顺;顺:顺从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
风急浪高 形容风浪很大。
生公说法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
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
分门别类 门:类;别:区别。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。
家破人亡 家园被毁;亲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惨遭不幸。
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
生知安行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
千家万户 众多人家。
踵武前贤 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
不在话下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
汲汲顾影 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
洗耳恭听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。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。指专心地听。
麻木不仁 不仁:失去感觉能力。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;对刺激没有感觉。形容思想不敏锐;对事物反应迟钝;漠不关心。
群山四应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
力屈道穷 屈:竭,穷尽;道:途径,办法;穷:尽。力量办法都已穷尽。
湖海飘零 飘零:飘泊。居无定所,四处飘泊。
连车平斗 形容冗员很多。
神不知鬼不觉 指形迹隐秘,不为人知。
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
有风有化 谓有教育意义。